Thursday, October 20, 2011

The Deadly Peanut Attack 花生的致命攻擊

在台灣上幼稚園的小孩,早上點心、中午午餐、下午點心,一日三頓。姑且不去仔細計較其中內容是不是營養均衡滿分,只要是原則上不會太嚴重挑食的孩子,去上幼稚園就絕對不會挨餓。而台灣大部分是雙薪家庭,父母工作時間又非常長,只要把小孩送到幼稚園就不需要擔心小朋友的肚子裡會不會裝食物這件事,也讓家長心裡輕鬆的多。

來到加拿大,孩子在花學校的時間,「吃東西」這件事卻也變成像孩子要進Kindergarten一樣大條,會佔去報紙雜誌很多版面的重頭戲。「如何為你的孩子準備健康午餐」、「打包午餐省時六秘訣」、「讓孩子天天打開午餐袋都感到開心又驚喜」等篇幅都是讓家長會想要剪下來貼在冰箱上的重要資訊。一樣是早上中午下午三次用餐時間,現在吃的內容必須全部自己負責。點心、午餐、點心,兩個孩子上一天學,我就要準備六份餐點,放學後洗六個便當。

為什麼反正大家都要吃,學校不能統一管理伙食就好?連小baby六週大起就可以送的托兒所,也要求父母替自己的嬰兒準備所有的食物。這樣給家長多了好多工作的其中很大一個原因,就是「過敏」,尤其是花生。在台灣,偶爾會聽到對某種食物會過敏的人,大部分是帶殼海鮮或酒精這種光是聽到自己皮膚就好像也癢起來的類別。但是在北美,令我百思不解的,是有很多人會對花生過敏。而且不是整顆吃進去才會過敏,而是食物裡只要稍微有一點花生渣就會引起極為嚴重的過敏症狀。曾經聽說過有小孩在餐廳吃了一道炒過花生、再洗過的鍋子然後炒的下一道菜,沾了一口菜就馬上呼吸窘迫送急診,就是這樣的嚴重過敏。

好像真的有這麼誇張呢!連我們小孩在開學前去社區活動中心上夏令營,帶了「可能含有堅果粉末」的燕麥棒去當點心,那邊的工作人員都還特地打電話來說請不要帶這種點心,因為班上有小朋友對花生有「致命性過敏」。也就是說我們小孩自己吃自己的燕麥棒,如果不小心掉了一點渣渣在桌上,而別的小朋友又剛好碰到那個渣渣,可能就要送醫院了!幾十年前好像比較沒有聽說有這樣的案例,在台灣更是幾乎不曾耳聞,是西方現代的精緻、油膩、基因改造的食物造就人體生理上的改變嗎?那台灣逐漸西化的飲食風氣,是否也要令人開始對花生這個香酥又還蠻營養的堅果開始敬而遠之了?

有鑑於這個對我們來說是相當不可思議的原因,現在所有公立小學都明文規定不可以帶含有花生的產品到學校。Kindergarten班上的門口更是貼了一個大大的如禁止抽煙般的「禁止花生」標誌。為了方便家長,超市裡面賣的點心,如果是不含花生的,也會把這個標誌印在包裝上,方便家長挑選。老師和家長都對於保護自己和別人的小孩都非常謹慎,小朋友在用餐時間因為沒辦法保證同學會不會對自己帶來的東西過敏,所以也不能分享自己帶來的食物。我也碰過別的帶著小孩的家長,想要請兒子吃個看起來白白淨淨又安全的餅乾,也會先問過我兒子是否有對任何食物過敏。

這是文化使然嗎?我發現,在這邊做事情,一律是自保優先,以不要給自己惹上麻煩為最高指導原則。「如果我給你的小孩吃東西結果他被送醫院你就可能會來告我」這樣的事情,當然是要避免,但是過度自我保護,反而成為另外一種約束。小孩不能互相分享食物,似乎失去了許多樂趣和人際關係的學習;而我若看到別的家長在忙,也不好意思說「我幫你看著你的小孩10分鐘沒關係」,因為如果在這10分鐘之內小孩跌倒受傷了,我也不曉得要怎麼負這個責任。很多事情都要白紙黑字才有保障,在這邊做家長的簽署各種合約和同意書算是家常便飯。包括老師在上課期間是否能帶小孩去校園內的草地散步,家長要簽同意書;而如果你幫小孩在學校拍照,恰巧拍到別的小朋友,如果對方家長沒有給你他小孩的肖像使用權,也不可以把這張照片公開在如社群網站這樣的地方。華人文化中的「互相忍一忍、讓一讓,大家退一步好講話」,在這裡好像起不了作用。

不管怎麼樣,規定還是規定。就算再納悶,做媽媽的還是得服從指令。米果、香蕉、葡萄是上學必備,嗑花生這種「高危險」動作,我們就關起門來在家中好好享受吧!

The Extra Hour 多的那一小時

進了Kindergarten,一切有了新的開始。對於我們來說,最需要適應的,除了語文之外,就是上整天班、沒有午睡的作息。

沒有午睡?這點讓做媽媽的我感到相當不安。從小到大幾乎沒有一天沒午睡的孩子,現在要開始過沒有午睡的生活,而且還是在學校跑跑跳跳一整天,怎麼會有精神?台灣的學校可是從幼稚園到高中都有給學生午睡時間的呀!雖然現在孩子稍微長大點了,有時候只要瞇個十幾二十分鐘就能像快充電池一樣馬上又恢復精神;但身為大人的我當然也清楚知道,有睡十幾分鐘和完全沒睡,是有著相當大的差異的。

幸運的是,Kindergarten的小朋友在剛入學時是採漸進式的適應入學方式:第一天上兩小時、第二天休息、然後第三天上半天,接著再慢慢增加,直到一週後才會開始完全正常的整天作息,讓孩子和家長都有時間來適應學校的課表。而在第一天的那短短兩小時的Kindergarten初體驗之後,我去拜訪了一位有著三歲和七個月大小孩的朋友。

和這位朋友聊天的過程中,得到最重要的一個資訊之一就是,不午睡的小孩必須早早就上床!在台灣,我們的孩子每天準時九點睡覺,熄燈後不吵不鬧就自己睡到第二天天明,已經算是模範寶寶了。這位朋友家的三歲小妹妹已經過著不午睡的作息,而她每天的就寢時間,是晚上七點半。七點半!這讓我有如當頭棒喝,是啊,如果午飯後沒辦法來個快充,那就在晚上睡覺時把電充的更飽一點吧!當下我就決定,從此以後小朋友的上床時間將往前調整到八點鐘。

第一天讓八點就上床時,還擔心他們會翻來覆去睡不著。不過沒有午睡又在學校活動了老半天的孩子,他們的疲累我大概也是很難想像,沒出十幾分鐘,全部都呼吸平穩、沈沈睡去。那時心裡真的很感謝朋友提到的這個好idea,但卻沒想到排山倒海而來的寧靜,反而幾乎讓我亂了手腳。

五年多來,一直把自己的心理時鐘設定在「我的一天從晚上九點開始」。不論是看書、收信、工作,都是九點以後才真正有辦法動工。屬於我自己的時間,現在突然往前多了一個小時出來,實在是意外到令我有點不知所措!頭兩天面對八點之後就完全鴉雀無聲的家,東摸西摸的覺得有點無所適從;而以往早上要花好一番功夫才能被挖起來的小孩,現在在經過十一個多小時的睡眠之後,起床時的精神也很明顯好很多。

對於這作息表上的些微調整所帶來的變化,我實在覺得還蠻感動的。現在除了平常上學日可以有精神的度過,週末也可以出去玩一整天,不用像以前一樣心煩中途要找地方哄他們在百貨公司的沙發、風景區的野餐桌或是公車上小睡片刻;而我自己能擁有那額外的一些時間,讓不管想做什麼事情都能更輕鬆地安排。

一個看似還頗為具挑戰性的「戒午睡」任務,居然只是讓孩子們在晚上有更充足的睡眠就能將問題解決,還附贈我這個主婦每天有多一小時的安靜時光,只能說,這是我做全職媽媽以來得到最棒的回饋禮了!

My Kindergarten 我的幼稚園

「Kindergarten」這個字,中文就是幼稚園,但是對於這邊的人來說,要進幼稚園,可是要以人生重大里程碑一般的大事件來對待的。

這裡的Kindergarten指的是上小學一年級之前一年的教育。除了是義務教育之外,上學的地方也就在小學裡面,也就是說小學是從「K-7」,一共八個年級的孩子在同一個校園中。

為什麼要上幼稚園會是這樣「大條」的事情呢?其實一開始我也是很納悶。時間來到八月底快開學前時,報紙上常常有「如何替你的孩子準備好進幼稚園」的文章,告訴爸爸媽媽如何和孩子一起準備好面對即將來到的「分離」,圖書館兒童區的展示架上更清一色是「我不怕上學」、「第一天上學去」、「我的幼稚園」等用各種精彩圖畫和故事來替小朋友做心理建設的書籍。

原來,這邊的孩子在進小學上Kindergarten之前,接觸的是和台灣幼稚園裡面所謂的中、小班完全不一樣的一個系統。五歲前的孩子上的是「Pre-School」,可稱做學前教育吧,這種半天的課程是在為孩子們準備好之後進幼稚園時所需要的社會、認知能力。不教ABC、123,只有讓孩子習慣和別的小孩還有老師相處的環境。最特別的,是這樣的課程是需要家長陪同參與的。

當然,一定有雙薪的家庭沒有辦法陪孩子上Pre-School,坊間當然也有保母和托兒所能提供孩子全天的照顧。政府對於有這種需求的家庭也提供了每個孩子一個月高達台幣一萬五千元的托兒津貼。

從小孩上幼稚園以前所接觸的教育和照顧模式,就不難看出為什麼進幼稚園會是這麼隆重的事情。孩子要開始跟著小學生的作息上全天班、要開始帶午餐、要開始「正式接受教育」。在Pre-School有家長或保母陪伴,在Day Care有午睡時間有人張羅穿脫衣服上廁所吃點心,進入Kindergarten就是要向世界宣示:「我長大囉!」

在剛幫孩子註冊時,教育局因為知道我們的孩子母語不是英文,因此要求他們接受語文能力檢定。在檢定的當天,負責的老師告訴我孩子在唸完Kindergarten之後,將具備認識英文字母、從1數到10、指認各種顏色等等的能力。我心裡暗想著,這些東西我們孩子在台灣上小班之前我就已經教完了,這邊的人還真是不會讓孩子「贏在起跑點上」啊。更妙的是,當兒子在接受檢定時,因為也聽不太懂老師的問題,所以在某個環節就自顧地開使用英文數數,沒想到數到20時老師就把他打斷,還說這樣就夠了、這樣就好囉!

想想在台灣,許多孩子從三、四個月起,就開始上各種「嬰兒潛能開發班」、「音樂啟蒙班」、「幼兒體能班」等等,我每次聽到或看到某某家長又給他們的小孩學了什麼課程的時候,雖然心裡覺得孩子在家和我玩玩具還有出去散步也是不錯,但不免覺得有點壓力,好像比別人缺了什麼才能。但這邊的幼稚園還特別發了一張單子告訴家長,說Kindergarten的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玩」:「如果我在玩積木,請不要認為我只是在『玩』,因為我在學習平衡和形狀,我以後可能會成為建築師」;「如果我在草叢東翻西找,還把東西撿起來放在口袋,請不要認為我只是在『玩』,我正在探索與想像,我以後可能會想當科學家」。

我想,這樣的教育方式或許不能立即讓家長看到孩子已經能閱讀、拼音、加減、書寫等「可衡量」的學習成果,但對於孩子的創意還有與人互動的誠信、友善應該是相當不錯的。開學的頭幾天,孩子還是會依依不捨的和我在門口拉拉扯扯淚眼汪汪,有一次有位小男孩出來對兒子說:「來吧,跟我一起來看看我衣服上的恐龍!」,另一次則是有位女孩對滿臉淚痕的孩子們毫不遲疑的張開雙手擁抱。

這些景象看在做媽媽的眼裡,真的覺得相當溫暖與感動。或許在這Kindergarten的一年中,在台灣已經學會數到100還有簡單的加減法會有些忘記,但是自信、獨立、與人互助還有充滿創意的心,還有能得意、驕傲地大聲向別人說「I am a happy kindergartener」,就是最棒的學習成果了!

來花一整天買菜吧!

表面上,或許很多媽媽和主婦們都想要以輕鬆、幽雅的姿態,梳妝打扮齊整,提個藤籃子在家裡附近的市場採買當天所需食材,不必人擠人,不用錙珠必計,精緻、愜意的生活步調是優先考量。但大部分的人骨子裡都是精打細算的高手,每天翻閱報紙和各大賣場DM,甚至參詳網友意見來決定怎麼個購物法才能囤最多、省最大。

而我,當然是屬於泛泛之眾中偏執狂指數高於平均值的那一種。在台灣,我就對研究傳單,仔細圈選折價物件特別具專注力。那些「限時限量」、「排隊搶購」商品絕對是不容錯過,視為最高教戰準則。來到加拿大,生活似乎隨著這邊人的步調,稍微放鬆、緩慢了一些,感覺好像不需要那麼地斤斤計較。但如果多走20分鐘到下一間超市就可以買到每一磅少2毛錢的蘋果,而我卻沒有去下一間買,腦子裡就會有一個「你自以為是奢侈貴婦嗎?」的聲音在譴責我,所以,還是會拖著菜籃孩子一步一步地乖乖走去的。

剛到的時候,還沒弄清楚一磅洋蔥、一桶洗衣精、一袋衛生紙要多少錢,家裡又什麼都沒有,所以只會到最近的超市看到了就買。不過房東告訴我們,這裡的住家每一週都會收到幾次的傳單,所有賣場的特價商品都會詳細列出。這個訊息令我有如醍醐灌頂,徹底明瞭我的購物策略必須重新建構。

原則上每個賣場的特惠期間都是以一週為單位,例如週日到週六、週五到週四等。各家當週主打商品也不盡相同,除了節令商品如夏天的鮭魚、秋天的南瓜和火雞等是大家都會推的,就是這家這禮拜桃子便宜、那家這禮拜值得囤點餅乾。當我接觸到傳單這塊瑰寶之後,第一回合的採買讓我自己都覺得好笑。

那時還是暑假,時間揮霍的非常隨性。在把各家傳單仔細圈選、交叉比對了各把小時之後,我選定了三家賣場,想說上午去一家,下午去另外兩家。這聽起來好像也還好,但是如果把北溫整個建構在山坡上的地形還有拖著菜籃與兩個孩子一同步行的因素考慮進去的話,大概就真的太瘋狂了。但愛計較的本性如此,居然也就硬著頭皮從早上十點來來回回的搞到下午五、六點才大功告成。

或許這樣的做法好像不是很絕頂聰明,明明在同一家全部採買完畢是最有效率的時間利用方式,花一整天這家挑蔥那家撿蒜買區區我們幾個小胃口人的菜,的確是太刻意了點。不過,除了特惠商品和別家的價錢可能會便宜一倍以上這個重要因素,花時間帶小孩買菜其實也不失為一個還算有趣的親子活動。上坡、下坡的步行是挺不錯的體能訓練,尤其是回程都是上坡,邊爬邊推著重重的菜籃還真不是普通的費力。而一路上東指西指,討論看到的車子房子樹和鳥,也算是另外一種愜意呢。另外,這裡的超市賣的東西都像台灣的大賣場一樣,種類樣式繁多,但是換了個國家和文化就多了不少新鮮感。在這家買完菜就摸摸各種烘焙用的烤盤,在那家選完水果就在文具部門逛逛琳瑯滿目、美張都可愛精緻的賀卡區。如果超市是在mall裡面,那就更好啦!買完一圈再到玩具店或書店混個半晌,做媽媽的可以放空一下,小孩則是樂不可支。還有,這裡的商家對小孩都很友善,常常在結完帳送個糖果或是貼紙,多去幾家店當然無妨囉!

為了幾塊錢就像無頭蒼蠅一樣東奔西跑的購物方式,在過了一段時間、漸漸適應這裡一切之後「緩和」了許多。現在我已經可以在十幾分鐘之內就精準的鎖定要在當週於各賣場採買的品項,安排好路線時程,幾小時之內搞定。要不頂多再多跑一趟mall逛街玩耍兼買菜。生活柴米油鹽的小事,把它煞有其事地來計畫,用主婦才享有的時間彈性的步調來執行,順便享受「啊!我又省到了」的快感,不是也挺不錯的嗎?

大溫哥華無車也能行

有一些住這邊的朋友聽到我將帶孩子到北溫住一年的時候,首先得到的回應之一就是:「那你應該要有車吧?」的確,在北美這種地廣人稀,冬天又會下雨下雪相當寒冷的地方,車子幾乎是民生必需品之一。

既然「應該」要有車,我便在出發前開始搜尋在這邊住的時候能有一台車開的可能性。買車?新車很貴而且之後還要賣掉很麻煩。買二手車就有維修的風險,對於我這種不懂車的媽媽也不太適合。租賃吧!車況不會有問題,但是這邊租賃汽車的期間都是以四年為單位,如果要租一年就要把剩下的租約想辦法轉給別人,或者自己去找別人想要脫手、還剩一年左右的租約。再加上汽車保險、天一般高的油價……,然後想想我們母子三人單純的上學生活,還有大溫哥華區其實相當完善的大眾運輸系統,於是,拍板敲定,我們要挑戰無車生活!

其實如果以我們需要步行的距離來說,若住在像嘉南平原或者美國中部那樣平坦的地方,也沒什麼了不起。但是把地點移到北溫,就算走到超市只要十幾分鐘,去程陡下、回程陡上的山坡地形還是有夠瞧的。打定主意這回要來讓我和小朋友訓練腿部肌耐力,也就走吧!幾個月下來,雖不能說是甘之如飴,但也習慣了這樣上上下下的每日健走活動。只是熱鬧的地方都要往下坡走,回程已經疲累的小孩還要爬坡,不免偶爾抱怨一下。不過深知鬼哭神號這招對老媽完全起不了作用的他們,也總是一步步地走完全程。

當然,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走」的到。實際上,我們常去的Mall、風景區及步道、市中心都不是靠兩條腿能夠征服的。這時候,大溫哥華地區四通八達、五花八門的大眾運輸系統就是我們的最佳伴侶啦。

好在我們家離公車站只有十數公尺遠,而經過這個站牌的唯一一路公車也還算是方便,要轉乘其他公車路線或運輸工具都很容易。大溫哥華區的大眾交通運輸工具中,公車、捷運都還算耳熟能詳,比較特別的就是Seabus了。這個以單一路線在兩點往返的渡輪,銜接了溫哥華市中心的轉運輸扭Waterfront,以及北溫哥華的巴士轉運站之一Lonsdale Quay以及和車站銜接在一起的公眾市場。短短不到十五分鐘的搭乘時間,就可以省去過橋繞一大圈的汽車路程,直接從北溫市中心來到溫哥華市中心。

而Seabus身負通勤、觀光、休閒等功能,所以每次乘坐的時候總是相當熱鬧。如果是平常日的話上班族會佔相當比例,而假日的時候船上則塞滿了帶著腳踏車想去北溫爬大坡練腳力的健腳者、推著嬰兒車的一大家人、全程拿著相機猛拍的觀光客,還有我們這種「要進城的北溫人」。不管怎麼樣,乘船變成一種固定的交通運輸模式,又能一路欣賞溫哥華的海灣景觀,絕對是大人小孩都能很享受的一個過程。

另外一種比較特殊,但是我們很難得可以坐到的,就是為了方便住在遠至從台北到彰化這樣距離的人進城工作,從溫哥華一直開到一個叫做Mission城市的West Coast Express通勤列車。這個上下兩層的火車只有平常日有開,而且白天從城外往市中心,下午則是出城。暑假的時候,我們曾特地專程在三、四點鐘從downtown出發坐上這輛列車,花了二十幾分鐘來到於尖峰時間開車可能要一個多小時才能抵達的外城,然後再晃啊晃地慢慢花了兩個多小時搭巴士轉捷運轉Seabus再轉公車回家。帶著孩子,想當然一定要坐在上層體驗一下。列車啟動時上層會左右劇烈搖晃,實在是刺激又好玩!我們一路興奮地指指點點,坐附近的上班族恐怕覺得我們十分惱人吧。這輛列車一路沿著溫哥華的海灣開,風景相當優美。身為像我們這種還不是很進入通勤狀況的人,真會覺得仰賴這輛列車的上班族,既然花了可觀的車票錢,在車上除了清一色的睡覺、打電腦、看書之外,若能花一點心思來好好欣賞山、樹、海還有港口,說不定會覺得稍微值回票價一點吧!

至於溫哥華的公車系統,除了路線像台北一樣非常周密與方便,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在溫哥華市內一些主要道路上的公車,是靠電來運轉,而不是汽油。主要馬路上方都有兩條電線,而公車尾也會往上伸出兩支電桿和電線連接在一起。電動公車坐起來也和一般的汽油公車差不多,但紅燈公車停下來的時候就完全沒有聲音了,不像汽油公車的引擎還在運轉。另外有趣的是,因為電線和上方連接,所以兩台電動公車是無法互相超車的。而如果轉彎幅度太大或者其他原因讓電桿掉下來時,公車就完全無法運行,得靠想必是訓練有素司機下來把電線重新連結才能繼續開。北溫或許是因為山坡地形電動公車跑不動,所以沒有這樣的設施。到溫哥華坐「線線巴士」可是孩子們不時會嚷嚷著想要進行的活動呢。

以前在溫哥華唸書的時候有車可以開,所以對大溫哥華區的大眾運輸系統老實說並不是那麼瞭解,連捷運都沒做過兩三趟,Seabus和北溫的公車更是陌生透了。這次要完全依靠它,雖然轉乘和等待會多花不少時間,但是和孩子一起慢慢來,並想想這樣也是對減碳聊盡一點心力,倒也還頗能樂在其中。而如果因為要多走許多路而順便雕塑到主婦的腿部線條,那就是最棒的附帶福利啦!

入住北溫,接收綠色震撼彈



這回要在溫哥華地區住上一段時間,我選擇了和市區一水相隔的北溫哥華─North Vancouver。這裡和台北及任何國際大都市一樣,繁華、熱鬧、喧嚷都集中在市中心,只不過在台北可能需要一、兩個小時的車程才能進入「相較之下」人口密度較低的森林或山中。但在溫哥華,只要通過主體長度不到500公尺的獅門大橋(Lions Gate Bridge)、跨越Burrard Inlet來到北溫哥華,就彷彿進入一個連空氣結構都大不相同的地方。離開主要道路後,映入眼簾的除了大片大片的樹牛還是樹林,住家、商店、房舍等,變成穿插其中的點綴品。

以前住在溫哥華的時候,都覺得「北溫」(當地華人對North Vancouver的簡稱)是個偏僻、安靜、除非要爬山才會想光顧的地方。這次想要住在北溫,一來想說既然溫哥華已經待過、也算熟悉了,自己就想體驗一下不一樣的地區;二來是帶著孩子,除了上學之外,能多接觸大自然應該會比每天被五光十色的購物中心和遊樂場所誘惑來的合適吧!

做出決定後,在出發的前兩個月幾乎每天都上網找出租的房子,搭配google map比對地點、離學校距離等,就已經覺得怎麼隔兩條街就是一塊綠地、每三條道路中間就出現一個公園名稱,感到頗不可思議了。等來到這邊開始在附近探索時,才赫然驚覺,我們已經身陷森林、溪流、山巒的包圍之中,沒有任何一個角度可以避開樹木與草地,沒有一片景致不是由七、八種以上濃淡不一的綠色所構成。

剛到的頭幾天,我們住在一個民宿中,房子正後方就是一個公園。說是公園,其實也就是長約兩條街、寬約三條街大小的地方,本來可以都填平和旁邊一樣都蓋上房子,但卻保留了森林原本的相貌。稍微點綴上一圈步道,跨越溪流的小橋,配上煞有其事的豎立了詳盡介紹公園面積、方位、園內生態等內容的標示牌,就完整地具備成為「公園」的條件了。從門口走出來不用三分鐘,就會身處於完全忘卻自己其實還是在離住家只有十數公尺遠的茂密樹林中。濃密的松柏讓在公園中的人不會察覺到旁邊的房子、馬路、車輛,只覺得腳踩在鋪滿松針以及樹根盤繞的地面,溪流和池塘旁邊長滿各種水邊植物,池內還有水鴨(以及警告不要打擾正在孵蛋的鳥媽媽們的牌子),每一口呼吸都飽溢著芬多精……,真是讓人舒服到不由自主地對大自然充滿敬畏與感謝。在一個星期之內,我就深深覺得決定落腳在北溫又順利找到租房,真的是太幸運、太正確的決定了。

整個北溫地區,在做規劃的時候就設定了很多綠色保留地,所以有時候在地圖上看起來直線距離不到一公里的地方,卻必須多走好幾倍的距離,繞過一整個林區才能到達。這邊的人很珍惜大自然賦予這塊土地的美好,對於一草一木都相當愛護,更養成了從小到老都喜歡從事戶外活動的風氣。這裡的政府花在維護及保養公園綠地的預算比例想必相當高吧!

在租屋處定下來之後,趁著剩餘的暑假空檔,我們更把握機會利用溫哥華地區十分有限的夏日豔麗陽光在這一帶好好暢遊一番。所有步行或者公車就能輕鬆抵達的景點,不論是卡普蘭奴鮭魚養殖廠(Capilano Salmon Hatchery)、克里夫蘭水庫(Cleveland Dam)、西溫哥華的燈塔公園(Lighthouse Park),無不是讓人沁浸在綠色轟炸中,但這感覺卻是那麼令人享受!好在我的兩個寶貝和我媽媽從小訓練我一樣,被操的非常耐走,一路陪著我爬山踏水,孩子們自己也說,加拿大有好多樹,好喜歡喔!

在這裡,我要特別介紹在北溫地區我最喜歡的景點─林恩峽谷公園(Lynn Canyon Park)。學生時代第一次來到這邊時,就被其蜿蜒的水路,雕琢出千變萬化的峽谷地形給深深吸引。美麗的林像,還有深邃、清澈、碧綠到難以想像的溪水,都還得要先通過體能和膽識考驗,穿越過又高又長的繩索吊橋才能一窺全貌。晴天時走在林蔭中,仰頭看去,整片樹林逆著陽光,透映出絢爛無比的光芒,讓身處在這裡沒有一秒鐘不是享受。這樣大自然的鬼斧神工,離商業、住宅區卻只有咫尺之遙呢。北溫地區的溪水幾乎都是來自融雪,所以即便是夏天的時候,溪水(對我們來說)仍是極度冰冷。看到晶瑩剔透的山泉便本能的脫掉鞋襪想衝進去的我們,連腳掌都還沒辦法完全浸入水中就整個人又彈了出來。實在是難以想像的涼澈心扉呀!可是當地的年輕孩子們卻穿著比基尼,彷彿我們在坪林或者頭前溪戲水一般洋洋如平常的在水裡游泳,甚至從十數公尺高的石崖上表演看了我心臟都快停止的跳水。真的是不一樣環境長大的,對溫度的接受度有如此地差異性!除了沒能盡興玩水感到些許扼腕,林恩峽谷真的是一個絕妙的好所在。

或許講到這裡,會讓人會產生我們可能是住在深山叢林裡的錯覺,不過北溫就是一個這麼奇妙的城市,住宅、商業、大自然搭配地恰恰好的融合在一起。我想身為北溫的居民,一定也對這一點感到相當自豪吧!很開心地,我也能暫時成為其中的一份子了。

主婦加拿大育兒手札─前言

「一個人帶兩個小孩到加拿大住一年?你也太勇敢了吧!」
當我開始和朋友聊到想要帶當時要從中班升大班的一對龍鳳胎兒女到溫哥華生活一年時,第一個得到的反應幾乎都是如此。沒有先生、家人的陪伴,沒有走路5分鐘就可以坐的上通美麗華摩天輪、下達淡水碼頭的台北捷運網路,更沒有過個馬路就可以三天兩夜都逛不完的信義商圈、東區、五分埔……,到底要怎麼過?

老實說,我也不太確定。
好快啊,高中和大學在溫哥華唸書、和同學們玩耍、拼project deadline、搞社團活動的日子已經離我有整整十年之遙了。我畢業後回台灣工作、結婚、生了孩子,溫哥華想必也有了許多改變吧!但是自從孩子懂事開始,我就一直覺得,如果在他們可以自己穿衣上廁所吃飯幫忙一點家務、然後在開始上小學之前,能在加拿大住上一段時間,開開眼界,應該會是一件讓自己和孩子都收穫頗多的事。

很幸運的,在孩子們兩歲和三歲的時候各去了一次北美,其中一次更自己帶著他們兩個借住友人家中生活了十幾天。發現雖然從睡醒揉著眼睛喊抱抱到晚上最後一次確認有尿尿再上床的這十幾個小時,中間大小瑣事都得自己包辦,生活說實在並沒有想像中的那麼忙的不可開交。

不可諱言,如果小孩總是哭鬧不休耍脾氣,我又拿他們沒輒的話,這一整個主意大概也不會在腦中出現。好在老天賜給一次要照顧兩個baby的我一對相當乖巧可愛的兒女。打從強褓中就沒令人傷過什麼大腦筋的孩子們,奠定了我「可以自己和他們在外地生活一年」的信心。

出走一年,表面上都可以用「為了讓孩子去開開眼界」這層外衣來帶過,但實際上對於五年來做為全職家庭主婦外加兼差接案工作者來說,也不失為一趟渴望已久的「長假」。

既然要從主婦身份中放假還帶著孩子,有沒有搞錯?也有人會問。不過對我來說,從喧喧嚷嚷的都市叢林換到寧靜的住宅區,從每天趕稿還得忙和家裡大小事變成只要專心做好「媽媽」這個角色就好,甚至只是換說一個不一樣的語言,就是能讓我從現狀中「放假」,得到一些新刺激的美好休息了。
有個可愛小護衛隨行的主婦long vacation,就此展開。